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论文 > 企业管理类论文 > 企业管理专业教研教改论文 > 【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 *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工商管理系,辽宁  沈阳110122)

  要:为达到 “高技能、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对高职管理类专业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小订单式”双向选择人才培养模式;采取“2+1” 学年制,在最后的“1”学年实践培养中,根据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适时的对实习实训课程内容进行灵活设置与规划;同时优化教师队伍,健全管理机制。从而为探索高职管理类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高职;管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高职院校是培育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沃土,承载着全社会对人才的期望。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采取各种方式,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但是,高职院校大多都是由传统高校转型而来,仍然没有摆脱学历教育的桎梏,依旧保留着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与手段。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背离了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技能型、应用性人才”的目标,与高职院校的建设初衷背道而驰。

实践教学是有关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验、校外实习、企业实践活动等多个环节,应该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因此,这种多环节的复杂性决定实践教学实施起来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这使得各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上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并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高职管理类专业,例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践教学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开展实习实训活动,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但同时对教师的实践经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对课程的驾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职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如果高职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只是单方面增加实践课时,或仅是提高实践设备的数量与质量,而不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真正融入与实施实践教学,必然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分离,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以及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更不能体现和发挥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高职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而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要能够合理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通过实践去消化理论知识,使学生走向职业岗位前得到更多的实践和锻炼机会,这是提高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下面将结合管理类专业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决定其培养的人才不可能成批投放到一个企业,而只能是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任职相应的管理类岗位。因此,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出发,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2+1”的“1”进行双向选择培养,做到按需设置,随需调整,最终实现以岗定课

(二)建立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

在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一味的将理论灌输给学生,那对于学生来说必然是枯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摒弃只讲理论不顾实践的旧教学模式,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优化配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强化和突出应用。但压缩理论教学并不是丢掉理论,而是坚持理论知识实用、够用的原则,把重点集中在应用上,通过实践训练消化理论知识,从而使理论转化为技能。

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演讲辩论等多种实践性教学方式和手段,将教室变成实践教学的场所,将实践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到所学专业职业岗位的真实体验与感受。

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以典型的管理工任务为载体,设计实践教学项目与内容,在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氛围的实践环境中,开展项目教学。通过项目教学,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诚信品德、团队协作、创新意识等得到全面的提高与锻炼。

(三)全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是高职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高职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可以根据现有资源状况和专业特点,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真实的环境、明确的任务,使学生从实践操作中,逐步模拟、仿真、融合相关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创新的能力。

1.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管理类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一定要做得适用与实用,努力建设集实践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于一体的仿真实训环境。在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环节,以实践技能实训为重点,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训练,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基本实践技能的能力,增强学生在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管理类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构建校企合作体制。通过与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战性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规范;企业也为专业教师提供企业实战平台学校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与服务,充分的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共赢。

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将实习实训内容与实际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增强学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

(四)制定就业和实践结合的实习规划

高职院校的管理类专业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适时的对实习实训课程内容进行灵活设置与规划。

1.通过两年的校内教学与实践模拟、一年的企业真正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和被企业所了解,尽力将学生在实习期就“推销给企业”。

2.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在企业实践的培养计划,定期与企业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回访,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及时有效的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

3.定期聘请企业高层领导或企业家到学校进行教学、研讨,给予学生更多的了解企业实际经验的机会。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教师应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既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高职管理类专业应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健全管理机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通过产学结合,让教师深入企业,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或承担部分企业项目的管理咨询与服务工作,担任相关职务,积累丰富其的实践经验,了解掌握工作技能和工作流程,成为真正的具有“双师”素质教师。

2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可以从企业或行业协会中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构建专业培养模式、制定实训计划、研发科研课题,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3.利用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一些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带动专业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法,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应该下大力量深入落实、有效开展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工作,本着“以实践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服务学生和社会为宗旨”的方针,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充分调动管理类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思考,灵活应变,一定能够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性管理人才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伍波.浅论高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 2008,(5)146.

[2] 张德昕,吴昕慧.关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9()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