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旅游 > 山水之恋 > 正文 >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1996年路经苏州时,小游了枫桥景区。枫桥景区位于苏州城西大约4公里的河畔处,那里最著名的景点有寒山寺和枫桥等。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寒山寺。据介绍,这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后因唐朝僧人寒山住持而得现名。但真正使它名扬天下的是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诗。在寒山寺一侧陈列馆的院子里,我看到了坐落于院中的张继铜塑像。在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比真人略大些的张继铜象呈半坐半卧之姿。他神情凝重,双眼微闭,一撮山羊胡微微翘起,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精神和冷峻倔强的性格。据说张继诗作共有三百余首,但最为有名的就是《枫桥夜泊》这一首,它不仅在国内,就是在日本也广为流传。短短四句共二十八个文字,把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和游子孤独愁苦的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也为那里的一寺一钟,一桥一水增添了千古风情和无限魅力,吸引来了古往今来众多的寻梦者。

在寒山寺山门前,有一照墙朝西临河而立,墙顶置有绿色琉璃脊檐,上边绘有游龙。宽厚的黄墙上嵌有三方白石板,上边刻着“寒山寺”三个黑色大字,笔力遒劲雄健。这照墙,就好像是一块宽银幕,上演着古人泊舟城外、今人寻古探幽的故事。那意境,那情景,挑逗得游人们纷纷在此驻足摄影留念。到了寒山寺,钟是不能不敲的,据说敲钟三下,许愿则灵。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去敲起钟来。“铛、铛、铛”这响亮浑厚的钟声震耳欲聋,穿越时空,传向远方,传向远古,传向未来,它是销灾驱邪的钟声,它是有求必应的钟声。

之后,我们便登船游览了古运河。运河大约20来米宽,蜿蜒曲折,河水清澈,两岸砌有护堤并设有雕刻石栏杆,在绿树掩映下偶有琉瓦亭阁显现。坐在船上游此古河,犹如徜徉在水墨丹青古画中,别有一番情趣。走着走着,只见一单孔石拱桥迎面而来,待走近一看,在桥的拱顶侧面处镶嵌着一方白石,上面刻着红色的“枫桥”二字,原来这就是著名的枫桥!其实,它也是一座很普通的石拱桥,只是因为张继的那首诗才使它名声大振了起来。正所谓诗因桥而雅,桥因诗而传。由于那首诗的浸润渲染,这桥也散发着浓郁的灵气。啊,原来张继当年就是在这里夜泊并听到夜半钟声的。如此诗情画意之地怎能轻易放过?于是大家竞相举起相机拍起照来,我也坐在船头留下了那可贵的镜头。说话间,我们的游船已经从桥下穿过,停靠在了附近的码头。回望那桥,原来这一侧拱顶处也镶有“枫桥”二字,与那一侧别无二致。一座石拱桥,连通两岸,牵手古今,它亲历了多少雪雨风霜的沐浴洗礼,它见证了多少文人雅士的悠悠情思。它像一道彩虹,横卧碧波,装点着苏州古城的美丽,打扮着慕名而来者的心情。远远望去,那桥孔犹如一轮明月挂在桥上,空中一半,水中一半,那空中的一半是那样的安祥宁静,而水中一半又是那样的温柔多情,涟漪中晃动着身影,眨着媚眼,尽现勾人魂魄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它的千古诗情,来自寻梦者的多彩遐想……

人生是离不开桥的。由于有沟壑江河,所以道路总有各式各样的桥涵相连,就是乡间小路也有各种简易的桥,如独木桥等。因此,你只要出行走路就一定离不开桥,人一辈子究竟要过多少桥谁也说不清。正是这些桥,连接了你脚下的道路,延伸了你前进的步伐,使你东奔西走如履平地,抵达了一个又一个目的地。这是物质的桥。

此外还有人脉之桥。人生在世,总要办事情,干事业,从事各种社会活动,这就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一般来说,人际关系越深厚越广泛越好。这人际关系,其实就是人脉之桥,我们常说的找关系,其实就是为了办成事情请人搭建人脉之桥。有了这“桥”,你才能办事通达,得到照应,畅行无阻,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人应该热情地为别人,同时也为自己多架“桥”多修“桥”,而绝不可毁“桥”拆“桥”!

同时,人生更离不开心灵之桥。人生活在社会上,总免不了遇到各种沟沟坎坎,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矛盾、误解与隔阂,遇事自己有时也会想不开,在碰到挫折和打击时甚至感到绝望,每当这时就需要“心桥”来沟通了。这“心桥”可能是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可能是朋友的一席谈,可能是智者的一句名言,可能是飞来的一条短信,可能是中肯的批评,可能是温情的祝福,可能是有形的礼品,可能是无声的微笑……总之,它们都是连接希望、欣慰、理解、振奋、合作、友谊、成功的桥!

因此,请你不要吝啬,应尽可能多地送给他人这神奇的“桥”;请你不要拒绝,应尽可能多地拥抱这美丽的“桥”!

“各位朋友,请下船了!”导游小伙子的吆喝声把我从桥的遐想中引上了岸。接着,导游领我们进了一家小剧场,观看了苏州评弹节目。之后,便是自由活动了。

我信马由缰,漫步街头,所见苏州古城风貌,真是地地道道的“小桥流水人家”。只见城区河流如网,小桥星罗棋布,民居夹河而建,河中小船往来。屋后河旁的石阶上,有洗衣的姑娘,有掏米的阿婆,有嘻戏的顽童,还不时传来“旺旺”的狗叫声……好一幅典雅幽美的古城风情画!

后来我发现,还有人在河边涮马桶,向河里倒脏水!这就显得有些不协调了。再后来我又听说,政府计划拿出数十亿元的巨资,重塑苏州古城风貌。相信到那时,苏州的“小桥”会更多姿,“流水”会更清澈,“人家”也会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