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陶俑的步骤如下:
(1)首先,添加背景图到“前视图”中,鼠标右键激活“前视图”。
(2)单击“视图”→“视口背景”命令,如图4-33所示。
图4-33 选中“视口背景”命令
(3)弹出相应的对话框,单击“文件”按钮,自动弹出“选择背景图像”对话框,找到资料文件夹中的“陶俑.jpg”文件,选择该文件双击打开。这时,对话框的“文件”按钮下方就出现了背景图的所在路径。
(4)在“纵横比”选项组中选择“匹配位图”选项,再选择右边的“显示背景”和“锁定缩放/平移”选项,在“视口”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前”,单击“确定”按钮,如图4-34所示。回到操作界面中就可以看到背景图显示在“前视图”中了。
图4-34 设置背景视图显示
(5)为了显示的方便,鼠标右键单击背景左上角的英文字母,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显示栅格”选项,将视图中的栅格隐藏起来。
说明:观察并思考,陶俑使用什么方法制作更简单。在这里,向大家介绍通过绘制二维图形来创建陶俑。
(6)单击视图控制区的“最小/最大显示”按钮,将“前视图”最大化显示。
(7)在创建命令面板中,单击“图形”下的按钮,在“创建方法”卷展栏的“初始类型”选项组中,选择“圆角”选项,如图4-35所示。
(8)在“前视图”中创建一条线,需要注意的是,这条线上要有若干个节点。
(9)为了能看到节点,单击显示命令面板,在“显示属性”卷展栏中选择“顶点标记”选项,如图4-36所示。
图4-35 设置线的参数 图4-36 显示节点
图4-37 设置捕捉选项
|
(11)单击工具栏中的“捕捉开关”按钮,对着图标单击鼠标右键,弹出“栅格和捕捉设置”对话框,选择“顶点”选项,如图4-37所示。
(12)将鼠标放置在节点上,鼠标的下方会出现绿色的捕捉十字标尺。
(13)单击“图形”下的按钮,在视图中创建陶俑的外轮廓线,如图4-38所示。单击鼠标右键结束创建。新创建的线的节点也显示出来了,并与原来的线形成一个整体。
(14)创建身体与手臂之间的那条线。使用同样的方法创建这条线,如图4-39所示。
图4-38 创建外轮廓线 图4-39 创建身体与手臂之间的线条
(15)在修改命令面板中,打开“编辑样条曲线”下的“顶点”次物体级别,打开“几何体”卷展栏,单击“插入”按钮,添加相应的节点,如图4-40所示。同时根据位置删除多余节点,使三条线上的节点数量、位置相匹配。
(16)在修改命令面板中,打开“编辑样条曲线”下的样条线次物体级别,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选取外轮廓线和身体与手臂之间的线。
(17)将修改命令面板向下拖动,选择“几何体”卷展栏中“镜像”按钮下的“复制”选项,单击“镜像”命令按钮,如图4-41所示。将复制出来的两条线条分别放置到合适的位置。
图4-40 调整节点的数量及位置 图4-41 镜像复制右侧的线条
(18)在创建命令面板中,打开“图形”下“开始新的图形”选项。
(19)单击“图形”下的按钮,在视图中分别创建陶俑水平方向上的二维图形,如图4-42所示。
(20)下面要进行线的匹配。再次单击工具栏中的“捕捉开关”按钮,关闭捕捉开关。
(21)在修改命令面板中,打开“编辑样条曲线”下的样条线次物体级别,选取外轮廓线。单击“几何体”卷展栏下的“分离”按钮,弹出如图4-43所示的对话框,直接单击“确定”按钮。
图4-42 创建水平方向的线条 图4-43 分离外轮廓线
(22)用同样的方法,选取身体与手臂之间的轮廓线,单击“分离”按钮,将它们也分离出来。
(23)接着分别分离中间和水平方向上的线。而对于在头顶部位连接外轮廓与身体手臂之间的那两条线,也将它们单独分离出来。
(24)选取外轮廓线和身体手臂之间的线,在修改命令面板中,打开“编辑样条曲线”“顶点”次物体级别下的“几何体”卷展栏,如图4-44所示,设置“焊接”参数为59.1。框选所有节点,单击“焊接”按钮。
图4-44 焊接节点
(25)焊接完了,再将所有的线条合并进来。选取外轮廓线,单击“附加多个”选项,弹出“附加多个”对话框,先单击“所有”按钮,再单击“附加”按钮,将所有的线条合并成一个轮廓线,如图4-45所示。
图4-45 合并线条
(26)在修改命令面板中,打开“编辑样条曲线”下的“顶点”次物体级别,框选所有的节点,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平滑”选项将节点属性转换成光滑,如图4-46所示。
(27)为了方便调整节点,打开“编辑样条曲线”面板下的“选择”卷展栏,选择“区域选择”选项,并设置参数为0.1,如图4-47所示。
图4-46 转换节点 图4-47 选择区域选择
(28)鼠标右键激活“顶视图”,在“编辑样条曲线”的“顶点”次物体级别下,调整节点,使平面的轮廓线产生立体感,调整的结果如图4-48所示。
图4-48 调整节点
(29)再次单击按钮,关闭“编辑样条曲线”的“顶点”次物体级别。
(30)在修改命令面板中,单击“修改器列表”修改列表右侧的下三角形按钮,打开修改列表选择“曲面”修改器,如图4-49所示。选择修改命令面板中“反转法线”选项。
说明:使用“曲面”修改器创建三维物体的优点在于,能以准确、简练的线条构建出模型的空间网格,每一点都是网框上线条的交点,没有独立的点存在,而且对内存的利用率很高,系统运算快速,所涉及技术简单。
在执行完“曲面”命令后,如果对产生的结果不满意,可以返回到层级中对曲线进行修改。也可以对产生的面片曲面增加“编辑面片”修改命令,进行再编辑。
(31)在此基础上,返回到“编辑样条曲线”下的“顶点”次物体级别,单击“显示最终结果”按钮,调整节点。调整后的效果如图4-50所示。
(32)鼠标右键激活“前视图”,微调陶俑节点。
(33)打开“编辑样条曲线”下的样条线次物体级别,选取身体与手臂之间的线,如图4-51所示的粗线条。
图4-49 添加曲线修改器 图4-50 调整节点 图4-51 选取线
(34)在修改面板的“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分离”按钮,弹出如图4-52所示的对话框,直接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单击按钮,关闭曲线级别。
图4-52 分离线条对话框
|
(36)选取其他轮廓线,单击“附加”按钮,光标自动变成命令图标,拾取身体与手臂之间的轮廓线,使两者结合成一个整体。
(37)继续调整轮廓线上的节点。调整后的效果如图4-53所示。
(38)单击“曲面”修改器前面的小灯泡关闭该层级。单击工具栏中的“镜像选择物体”按钮,弹出“镜像:世界坐标”对话框,选择“Y”、“复制”选项,如图4-5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39)鼠标右键激活“左视图”,将复制出来的物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40)选取其中的一个轮廓线,在修改命令面板的“几何体”卷展栏中单击“附加”按钮,拾取另一个轮廓线,合并成一个整体,效果如图4-55所示。
(41)打开“曲面”修改器。
图4-53 调整节点 图4-54 镜像复制 图4-55 合并后的效果
(42)在“曲面”修改器面板中,设置“分步”参数值为4.
(43)打开“编辑样条曲线”下的“顶点”次物体级别,选取身体与手臂之间的节点,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Bezier角点”节点属性,如图4-56所示。
(44)调整“Bezier角点”的操纵杆,使身体与手臂之间产生一个凹陷,效果如图4-57所示。
(45)使用同样的方法,选取如图4-58所示的节点,转换节点属性,调整轮廓线形状。
(46)用同样的方法调整腿部轮廓线,使陶俑腿部看起来很饱满,调整后的效果如 图4-59所示。
(47)在“曲面”修改器面板中,设置“步数”参数为3。
(48)选取已调整节点的半边陶俑,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转换为”→“转换为可编辑多边形”选项。转换后的效果如图4-60所示。
图4-56 转换节点属性 图4-57 调整效果
图4-58 调整其他节点 图4-59 调整腿部轮廓 图4-60 转换成可编辑多边形
(49)打开“可编辑多边形”下的物体次物体级别,选取前边操作中没有调整节点的一半陶俑,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删除被选取物体。
(50)单击按钮显示命令面板,将“显示属性”卷展栏中的“顶点标记”选项关闭。
(51)打开“可编辑多边形”下的“顶点”次物体级别,调整陶俑上半身一侧的节点,使手臂和身体产生饱满的感觉。调整后的效果如图4-61所示。
(52)选取其中一条腿中间一排的节点,如图4-62所示的红色区域。
(53)选择“软选择”卷展栏中的“使用软选择”选项。单击“明暗处理表面切换”按钮,陶俑就变成了如图4-62所示的效果。
(54)同样再来调整腿部节点,调整完以后关闭“软选择”卷展栏中的“使用软选择”选项。
(55)调整其他部位节点,使陶俑的线条很圆滑,看起来很饱满。
图4-61 调整上半身节点
(56)单击鼠标右键激活“前视图”。
(57)打开“可编辑多边形”下的多边形次物体级别,框选没有调整节点的面,如图4-63所示。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删除被选取面。
图4-62 使用软选择调整节点 图4-63 删除没有调整的面
(58)关闭多边形次物体级别。单击工具栏中的“镜像选择物体”按钮,弹出“镜像:世界坐标”对话框,选择“X”、“复制”选项,如图4-6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59)在修改命令面板中,单击“几何体”卷展栏下的“附加”按钮,拾取复制出来的另一半,合并成一个整体。
(60)打开“可编辑多边形”下的“顶点”次物体级别,框选所有的节点。单击“几何体”卷展栏下的“焊接”按钮并打开其对话框,设置参数为0.1,如图4-65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61)再次单击按钮,关闭“可编辑多边形”次物体级。
(62)单击工具栏中的“镜像选择物体”按钮,弹出“镜像:世界坐标”对话框,选择“Y”、“复制”选项,如图4-6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图4-64 镜像复制 图4-65 焊接节点
(63)在修改命令面板中,单击“几何体”卷展栏下的“附加”按钮,拾取复制出来的另一半,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陶俑。
(64)打开“可编辑多边形”下的“顶点”次物体级别,框选所有的节点。单击“焊接”按钮并打开其对话框,设置参数为2,如图4-67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65)再次单击按钮,关闭该次物体级。
(66)在修改命令面板中,单击“修改器列表”修改列表右侧的下三角按钮,打开修改列表,选择“网格平滑”修改器。设置“细分量”卷展栏中“迭代次数”参数为2,如图4-68所示。
图4-66 镜像复制 图4-67 焊接节点 图4-68 添加修改器
说明:陶俑基本上就制作完成了。接下来还需要对一些细节部位进行调整。详见资料文件。
(67)单击鼠标右键激活“顶视图”。
(68)在创建命令面板“几何体”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扩展基本体”,单击,为陶俑创建一个底座。设置参数如图4-69所示。
说明:使用“扩展基本体”下的切角圆柱体创建陶俑底座的原因是,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棱角,所以,使用倒角柱作为陶俑的底座看起来会圆滑一些,棱角没有那么尖锐了,也就更美观。
(69)陶俑的最终效果如图4-70所示。
图4-69 创建切角圆柱体 图4-70 完成的陶俑模型
(70)场景最终效果如图4-71所示。
图4-71 场景的最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