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宁省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首先是制造业的信息化,也就是将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和企业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最终使之成为信息化的制造业,从而实现辽宁整个工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辽宁省概况
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的沿海省份,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面积1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4077.1万人。目前有中小企业126万户,占全省企业的绝大多数。2006年GDP达到9257.05亿元,比2005年同比增长14.4%。人均GDP为18781元。详见图1:
图1:2005-2006年辽宁省GDP增长对比
辽宁省信息化发展状况
辽宁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信息化已经成为辽宁振兴的助推器,特别是辽宁省相继实施的以“百万农民上网工程”、“百户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百万家庭上网工程”为标志的“三百工程”,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业、工业和社会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了辽宁省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实施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信息化实惠了农民。百万农民上网工程通过信息富民,网上致富等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信息化的步伐。至2006年底统计,辽宁省可享受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农民达126万人,比工程启动时净增120余万人,促成网上农产品交易额超过36亿元。政府为农民配送电脑达万台,优惠政策惠及2000多个村。
开展百户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百户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带动千户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育百亿元信息产业市场。工程从典型示范阶段转入全面推广阶段,重点推动辽宁企业信息化宽带商务平台应用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难题。
启动百万家庭上网工程,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百万家庭上网工程为辽宁省新增宽带互联网用户70万,增长率超过38%。该工程促进了辽宁省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让人民通过互联网充分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05年辽宁省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达743亿元,而“九五”末期的2000年仅有237亿元,总规模扩大两倍多,年均增幅25.7%,基本上与全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同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增幅较快。
信息化建设开始升华。互连网用户达600万户以上,宽带发展到183万户。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重要进展。信息产业成为辽宁省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下面是对辽宁省大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分析。
大连市概况
大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全市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大连市区总人口580万。2006年GDP达到2569.7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4.2%,人均GDP为42579元。另外,大连位于东北三省和环渤海地区的入海口,外向型经济需求量大,在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比重较大。如大连机车厂约占70%的国内市场份额;大连造船厂的船壳生产量国内居第三,有30万吨船坞;大连机床厂产量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形成年产500余台数控母机的生产线。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连装备制造业在生产的同时,开发数控机床的嵌入式系统,进行自动纺织机的研制。大连石化的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和物流管理应用系统也表现出色。详见图2:
图2:2005-2006年大连市GDP增长对比
大连市信息化发展状况
大连市信息产业值在东北省相对较高,优良的产业基础、优秀的产业政策和优异的产业业绩,使得大连成为东北三省、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产业佼佼者。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大连市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树立以内需带动产业、软硬件产业联动的产业发展模式。着眼于向新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侧重于市信息中心和信息港的建设。大连信息产业的发展还得益于多年的可持续产业支持政策。
大连市通过启动一系列信息化工程,拨出资金投向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推动了信息化进程。几年来市政府投向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持续保持在千万元以上。政府的引导拉动了产业需求,带动了产业发展。
在信息化方面,大连的软件外包业务市场在国内首屈一指。另外大连市积极招商引资,积聚了一大批学有所长的IT专业人才,吸引了IBM、惠普、微软等国际跨国公司进入大连市。
大连市信息产业正在持续快速发展。经过“十五”期间的培育和发展,大连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有了大幅度提升,“十五”期末,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是“十五”初期的2.3倍,达到375亿元,年均增长17.7%;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出口32亿美元,是“十五”初期的2.3倍,年均增长18%。在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为122.1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达到88.6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3.5亿元。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大连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5.7%。
大连市正在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初步建立和形成了促进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在大连市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各项重点工程相继完成,城市信息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大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大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状况相对较高。仅有几台电脑,没有组建局域网的用户占35%的市场份额;而中小企业中已经组建局域网但还处在IT基础架构完善阶段及有简单的ERP,OA等应用,但还处在初期起步阶段的用户分别占到42.5%和12.5%的份额。已经实施了较为完善的ERP的用户约有7.5%。以上数据说明大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正在步入正规。详见图3:
图3: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状况
由于国内IT市场还很不完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IT产品太多而无法选择合适产品,占到总体的30.77%;另外单位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还没有找到合适解决方案的企业占到35.9%份额;行业特点决定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大的企业占总体的15.38%。有17.95%企业用户在信息化过程中遇到产品购买渠道不畅,质量得不到保证,售后服务跟不上等困难。详见图4:
图4: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中小企业下一部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是进一步实施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竞争力并节约成本,约占总体的41.03%;同时有15.38%的企业下一部的重点是搭建软、硬件基础构架平台;约有43.59%的企业需要进一步消除信息孤岛。详细数据见图5:
图5:中小企业信息化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在本次调查中,中小企业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信息化产品主要为软件,占到总体的6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硬件22.5%;最后是解决方案17.5%。软件主要是指数据库、中间件、管理软件等。详见图6:
图6:中小企业需要重点了解的信息化产品
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结束语
对辽宁省中小企业而言,信息化改革浪潮带来了新时期的发展机遇,老工业基地正在重新崛起。崛起,意味着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在科技含量不高、企业效率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人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等现状中,信息化是振兴的必然选择。
辽宁是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大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企业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必然的选择。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辽宁省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首先是制造业的信息化,也就是将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和企业经营全过程的信息化,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最终使之成为信息化的制造业,从而实现辽宁整个工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企业信息化已成为目前辽宁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应用信息技术的迫切需求,有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