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婴幼儿教育 > 应对倔强的孩子 > 应对倔强的孩子 > 【应对倔强的孩子(1)】

应对倔强的孩子(1)

       所有的两三岁的小朋友都忙得厉害:爬上爬下,跳来跳去,扔这扔那,而且很会说“不!”,但如美国亲子作家玛丽?西蒂?科辛卡在她的畅销书《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中说的那样,有些孩子精力格外旺盛一些,他们可以爬到冰箱顶上去,他们“说‘不’的时候更多,更响亮,他的脾气持续的时间更长,发作起来更厉害。你渐渐地会意识到,作为一个父母,你比你的邻居更辛苦。你的孩子仍然是正常的,他就是更‘多’一点。”我们家小朋友显然要“多”一点,因为他们虽然没有爬到过冰箱顶上去,但我确实觉得我比别的父母辛苦许多。
    弟弟去年冬天就是不要穿外套,给他换颜色,换样式,换质地,甚至诱惑他这是哥哥去年穿的,好酷,都不能让让改变主意。结果我一个冬天都拎着外套枉然地跟在他后面等他改变心意。
    每天早饭时我会问弟弟:烤面包还是燕麦粥?他一定会选烤面包。但我从来没有去尝试不问他而直接给他烤面包,因为他一定会在盘子端上来之后,大叫:我没有说过我要吃烤面包!
    一个朋友也来诉苦:全家三代人带孩子去动物园,到了动物园,孩子在车上已经睡着了,大人商量一下,不忍叫醒孩子,又全家人开车回家。到家了,孩子醒了,不依不饶,大哭起来,结果全家人再开车去动物园……
    这是些倔强的孩子,为他们做父母,格外辛苦些,但幸好,这不过是成长的一个过程,倔强,是因为小朋友坚持自己的看法和要求,跟我们自己有时候会做的一样,但因为小朋友还没有我们的智慧和判断力,尤其还不能像我们一样理由充分地解释自己,让周围的人相信自己是在做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往往被我们拒绝,而小人儿自己不放弃,于是就变成了倔强。好在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沟通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社会规则和符号的理解和掌握,倔强的时刻会减少很多。从长远来看,一年最多几年后就会不同,从近处看,也可以找到许多应对的办法。
先做节目预告
    焦虑之下孩子容易发脾气,不合作。减少焦虑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预知将要发生什么,了解下一步会有什么变化可以让孩子觉得安全,而安全感带来平静的心情。当你觉得一切都准备好了的时候,想想看有没有告诉孩子。有时你可能觉得很清楚了,其实信息还没有完全传达到孩子那里去。
    在小区里的水上乐园玩,一个妈妈一直在打电话,电话结束后,跟孩子说:好了,我们回家去。孩子当然不愿意,妈妈去拉,演变成一场全武行……
    妈妈可能在电话里跟人商量了在家里见面,却没有意识到对她来说已经花二十分钟搞定的事对孩子来说还是新闻。
    预先铺垫,给孩子一个机会适应和反应,可以为双方省去很多意外,同时,也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养成习惯,到了孩子幼儿园中班大班或者小学一年级,你拿到学校的兴趣班报名清单的时候,自然不会忘了寻求他的意见,甚至让他做决定,而这可能是他为自己的一生做决定的开始。  

捡西瓜扔芝麻
    孩子脾气大,也许是你管束太多。
    周末,哥哥的朋友来玩,我和先生忙自己的事,任由他们折腾,结果,一天下来,房子当然很乱,但也就如此而已了。而我如果守着他们,一定会有很多的不许,他们会不开心,我会觉得心烦意乱。
    作为成年人我们对各种行为的后果了解太多,一有端倪就立刻制止,而其实,如果我们没看见,多少事情有惊无险地也就过去了。因为我们担心的是万一,而万一发生的几率是万分之一。
    告诉自己不要时时跟孩子较劲:孩子早上不要洗脸,就不洗呗,每天晚上如果都洗澡的话,睡一觉醒来能有多脏?洗澡的时候,孩子不要浑身擦遍,那又怎样?除非特殊情况,小朋友能够脏到哪里去?穿球鞋还是穿凉鞋,重要吗?约束少的时候,自然冲突就少,孩子倔强的机会就少。 

将“不”减到最少
    我们埋怨孩子不合作总是说“不”的时候,没有想过其实我们是说最多的“不”的一方。孩子要自己倒水,我们会说“你会摔了杯子”,孩子要在餐前先喝一杯奶,我们会说“吃了饭过后再喝”。其实哪里真需要我们说“不”?孩子要倒水,给他一个塑料杯子。真洒地上了,还可以给他一块布,让他和你一起擦干净。牛奶也可以给孩子营养,为什么就一定要由着我们自己的习惯先吃米饭?孩子确实可能因为喝了奶而吃不下平时那么多饭菜,但这一顿两顿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真的可以引起什么了不起的变化吗?
    孩子可以事无巨细地跟你挑战,但你不能事无巨细地跟他对战。对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让步,只挑那些你稳操胜券的或者十分重要的东西,你不伤和气而赢的几率更高。
    一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比如在一堆孩子里挥舞树枝,先不说是否会伤到别的小朋友,刚拿起来恐怕就要被周围的婆婆奶奶们群起而攻之了。但一些别的事情,无关公众厉害的,则放放手由他去也无妨。不要吃饭吗?先告诉他吃饭的好处,再告诉他不吃饭的话下午也没别的吃的。他同意了,好的,下午没有酸奶,没有水果,没有任何零食,直到5点。如果他不饿,那是他可能真的不缺这一顿,如果他饿了,那么他得到一个教训,看到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孩子如果改变主意了,则值得你给他一个拥抱,真心地为他高兴,因为他做了你认为明智的决定。
    如果你不喜欢别人什么都帮你做主了的话,为什么觉得孩子就愿意被做主?很多事情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限制不应该是首选。当孩子想做的事大都可以去做的时候,自然不会有那么多“不”。一个得到足够尊重的孩子更容易与成人合作。因为他迟早明白,自己做的选择,埋怨不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