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视图的创建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已有的3D模型来创建;二是通过草绘工具来创建,它们之间的效率差别是非常大的,本节讲述的工程图视图的创建都是通过已有的3D模型来创建的。
一般视图是在不使用“模板”功能时,或是在空白图面的工程图上,第一个创建的视图。一般视图可以作为投影视图或是从它衍生出来的视图的“父视图”;一般视图也是除详细视图外,唯一可以设定比例及方向的视图,也是唯一可以独立放置的视图。
(1)选择“文件”下拉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打开资料文件“\CH11\11-1.prt”,如图11-7所示。
(2)选择“文件”下拉菜单中的“新建”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 ,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在“类型”栏选择“绘图”模块,在“名称”文本框输入文件名“11-1”,取消勾选“使用默认模板”选项,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新制图”对话框,如图11-8所示。
图11-7 零件模型 图11-8 “新制图”对话框
(3)在“新制图”对话框中,“默认模型”栏自动选定当前打开模型“11-1.prt”(也可以单击“浏览”按钮选择需要的模型),设置“指定模板”为“空”,在图纸“标准大小”栏选择“A4”,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工程图主操作窗口。如图11-9所示。
图11-9 工程图主操作窗口
(4)设置“视图类型”、“可见区域”、“比例”、“截面”、“视图状态”、“视图显示”、“原点”和“对齐”类别中的各选项,如果不设置则使用默认设置值。
(5)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一般”选项,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在页面上选取一个位置作为新视图的放置中心,模型将以3D形式显示在工程图中,随即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提示选择视图方向,在“模型视图名”栏选择FRONT方向,如图11-1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11所示。
(6)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投影”选项,系统提示选择绘图视图的放置中心点,在主视图的右侧选择左视图的放置中心点,左视图随即显示在工程图中,如图11-12所示。
图11-10 设置主视图方向 图11-11 产生主视图
图11-12 产生左视图
(7)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投影”选项,系统提示选择绘图视图的放置中心点,在主视图的下部选择俯视图的放置中心点,俯视图随即显示在工程图中,如图11-13所示。
图11-13 产生俯视图
(8)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一般”选项,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在页面上选取一个位置作为新视图的放置中心,系统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在“模型视图名”栏不选择任何项,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14所示。
图11-14 产生轴侧视图
1.辅助视图
用来创建当模型具有斜面,而无法用正投影方式来显示其真实形状时的视图。创建时,在父视图中所选取的平面,必须垂直于屏幕平面。
下面通过实例具体讲述辅助视图的创建。
(1)在创建辅助视图之前至少应先插入一个“一般视图”。选择“文件”下拉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打开资料文件“\CH3\11-2.prt”,(用户也可以自行造型)。选择“文件”下拉菜单中的“新建”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系统弹出“新建”对话框,在“类型”栏选择“绘图”模块,在“名称”文本框输入文件名“11-2”,撤选“使用默认模板”选项,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新制图”对话框。在“新制图”对话框中,“默认模型”栏自动选定当前打开模型“11-2.prt”(也可以单击“浏览”按钮选择需要的模型,如图11-15所示),设置“指定模板”为“空”,在图纸“标准大小”栏选择“A4”,单击“确定”按钮,进入工程图主操作窗口。
图11-15 零件
(2)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一般”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在页面上选取左下角位置作为俯视图的放置中心,模型将以3D形式显示在工程图中,随即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提示选择视图方向,在“模型视图名”栏选择“TOP”方向(即俯视图),如图11-1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17所示。
图11-16 设置视图方向 图11-17 产生俯视图
图11-18 产生主视图
|
(4)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命令的“一般”选项,系统提示选择绘图视图的放置中心点,在图纸的右上角选择轴侧视图放置中心点,系统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19所示。
(5)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辅助”命令,系统提示“在主视图上选取穿过前侧曲面的轴或作为基准曲面的前侧曲面的基准平面”,在主视图上选择顶面边线,如图11-20所示。系统提示选择辅助视图的放置点,在俯视图的下方选择放置点,结果如图11-21所示。
图11-19 产生轴侧视图
图11-20 选择边线 图11-21 产生辅助视图
(6)双击新生成的辅助视图,系统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在“类别”栏选择“剖面”,在“剖面选项”栏选择“单个零件曲面”,如图11-22所示。选择如图11-23所示辅助视图中要保留的曲面。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应用”按钮。
图11-22 设置剖面选项 图11-23 选择要保留的曲面
(7)在“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类别”栏选择“对齐”,撤选“将此视图与其他视图对齐”复选框,解除辅助视图与主视图的对齐关系,如图11-24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图11-24 取消辅助视图与主视图的对齐关系
(8)鼠标左键选择辅助视图,将辅助视图移动到轴侧视图的下方,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辅助视图的创建。结果如图11-25所示。
(9)选择“文件”菜单栏下的“保存”命令保存文件。
2.详细视图
详细视图又称局部详图,它是用于细小而精密的重要部位,因其视图中无法注明尺寸或无法清楚表达其形状时,故将此部位适度放大绘出。详细视图和一般视图一样,可以设定比例大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讲述详细视图的创建。
(1)选择“文件”下拉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打开资料文件“\CH3\11-5\11-5.drw”,如图11-26所示。
图11-25 辅助视图结果 图11-26 原工程图文件
(2)选择“插入”下拉菜单中“绘图视图”选项的“详图”命令,系统提示在现有的视图上选择局部放大的中心点,选择切槽边线端点为放大中心,如图11-27所示。
(3)系统提示绘制局部放大区域,绘制要局部放大的区域,双击鼠标中键结束区域绘制,产生局部放大注释。如图11-28所示。
图11-27 选择放大中心点 图11-28 产生局部放大注释
(4)系统提示选择局部放大图的放置中心点,选择主视图左下角为局部放大图的放置中心点,如图11-29所示。
(5)双击局部放大图,系统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在“视图名”文本框输入“B”,如图11-3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31所示(系统默认的放大比例是“2:1”,用户可以选择图11-31所示“类别”下的“比例”选项,设置想要的放大比例)。
(6)选择菜单栏的“文件”下“保存”命令保存文件。
图11-29 产生局部放大图
图11-30 输入局部放大图名 图11-31 产生局部放大图注释
1.半视图
在视图菜单中属于次级视图选项,它必须搭配基本视图类型来使用。半视图用来显示切割平面一侧的部分模型。
图11-32 零件模型
|
(1)在创建半视图之前至少应先插入一个“一般视图”。选择“文件”下拉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打开资料文件“\CH111\11-9.prt”,如图11-32所示。
(2)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一般”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在页面上选取左下角位置作为俯视图的放置中心,模型将以3D形式显示在工程图中,随即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提示选择视图方向,在“模型视图名”栏选择“TOP”方向(即俯视图),如图11-33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34所示。
图11-33 设置视图方向 图11-34 产生视图
(3)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一般”命令,系统提示选择绘图视图的放置中心点,在图纸的右上角选择轴侧视图放置中心点,系统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35所示。
图11-35 产生轴侧视图
(4)鼠标左键双击主视图,系统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在“类别”栏选择“可见区域”,在“视图可见性”栏选择“半视图”,如图11-36所示。
(5)系统提示选择半视图参照平面,打开基准面显示,选择“RIGHT”基准面,单击“确定”按钮。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保持侧”切换按钮,保持箭头朝左侧,选择“对称线标准”为“对称线ISO”,如图11-37所示。
图11-36 设置半视图选项 图11-37 可见区域选项设置
(6)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38所示。
图11-38 产生半视图
(7)选择“文件”菜单栏下的“保存”命令保存文件。
2.破断视图
可以将较长件中断缩短画出,并使剩余的两个部分靠近在指定的距离之内。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讲述破断视图的创建。
(1)在创建破断视图之前至少应先插入一个“一般视图”。选择“文件”下拉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打开资料文件“\CH111\11-7.prt”,如图11-39所示。
(2)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一般”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在页面上选取左下角位置作为俯视图的放置中心,模型将以3D形式显示在工程图中,随即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提示选择视图方向,在“模型视图名”栏选择“TOP”方向(即俯视图),如图11-40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41所示。
(3)鼠标左键双击俯视图,系统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在“类别”栏选择“可见区域”,在“视图可见性”栏选择“破断视图”,如图11-42所示。
图11-39 零件模型 图11-40 设置视图方向
图11-41 产生俯视图 图11-42 设置破断视图选项
(4)单击增加按钮,系统提示“草绘一条水平或垂直的破断线”,在边线上选择垂直线的第一个点,并绘制垂直线,结果如图11-43所示。系统提示选择第二条破断线放置点,选择如图11-44所示边线位置。
图11-43 产生第一条垂直破断线 图11-44 第二条破断线放置点
(5)在“绘图视图”对话框“破断线线体”栏选择“草绘”选项,绘制如图11-45所示样条曲线,单击鼠标中键结束。
(6)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46所示。
图11-45 绘制样条曲线 图11-46 产生破断视图
(7)选择菜单栏的“文件”下“保存”命令保存文件。
3.局部视图
在视图中显示封闭区域内的模型部分,并将其他模型部分删除。
图11-47 零件模型
|
(1)在创建破断视图之前至少应先插入一个“一般视图”。选择“文件”下拉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或直接单击“工 具栏”的,打开资料文件“\CH111\11-8.prt”,如图11-47所示。
(2)选择“插入”下拉菜单“绘图视图”选项后的“一般”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的。在页面上选取左下角位置作为俯视图的放置中心,模型将以3D形式显示在工程图中,随即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提示选择视图方向,在“模型视图名”栏选择“FRONT”方向(即主视图),如图11-48所示。单击“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49所示。
图11-48 设置视图方向 图11-49 产生主视图
(3)双击主视图,系统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在“类别”栏选择“可见区域”,在“视图可见性”栏选择“局部视图”,如图11-50所示。
(4)系统提示“选取新的参照点”,选择如图11-51所示的点作为局部视图的中心点。
图11-50 设置局部视图选项 图11-51 选取局部视图中心点
(5)系统提示“草绘样条来定义外部边界”,草绘如图11-52所示样条曲线,单击鼠标中键结束。
(6)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结果如图11-53所示。
图11-52 草绘局部视图外部边界 图11-53 产生局部视图
(7)选择菜单栏的“文件”下“保存”命令保存文件。
剖视图在视图类型中属于第三层类型,因此剖视图的创建必须搭配其他的视图。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讲述剖视图的创建。
(1)鼠标左键双击11.2.1节中创建的主视图,系统弹出“绘图视图”对话框,在“类别”栏选择“剖面”,在“剖面选项”栏选择“2D截面”,如图11-54所示。单击增加剖面按钮,系统弹出剖截面菜单管理器,如图11-55所示。
图11-54 设置剖面选项 图11-55 设置剖截面形式
(2)选择剖截面菜单管理器中的“平面”→“单一”→“完成”命令,在提示区输入截面名称“A”,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1-56所示。
(3)系统提示选择剖截面平面或基准面,打开基准面显示,刷新屏幕,选择俯视图上的基准面FRONT。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刷新屏幕,结果如图11-57所示。
图11-56 输入截面名 图11-57 产生全剖视图
组合视图就是创建装配体的工程图。组合视图的创建方式和单一零件工程视图的创建方式一样,唯一的差异就是可以设定组合视图的“分解”和“非分解”状态。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讲述组合视图的创建。
(1)在Pro/ENGINEER系统中新建名为“shuazizhuangpei”的二维工程图设计环境,打开零件“shuazizhuangpei.asm”,指定模板类型为“空”,使用“横向”图幅,大小为“C”,进入工程图设计环境;单击“插入”菜单条中的“绘图视图”下的“一般…”命令,鼠标左键在工程图设计环境中间部位单击一下,系统打开“绘图视图”对话框,选取此对话框中“方向”子项下的“几何参照”选项,将刷子装配体摆放如图11-58所示。
(2)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视图状态”选项,选中此对话框中的“视图中的分解元件”选项,如图11-59所示。
图11-58 生成一般视图 图11-59 “绘图视图”对话框
(3)使用“组件分解状态”的“默认”选项,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应用”命令,生成系统默认的组件分解视图,如图11-60所示。
(4)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命令,系统打开“分解位置”对话框,如图11-61所示。
图11-60 组件分解视图 图11-61 “分解位置”对话框
(5)单击工程视图中的任何一个零件,此零件为选中时,移动鼠标,此零件将移动,再此单击鼠标左键,结束此零件的移动;分别将零件移动,生成如图11-62所示的分解工程图。
(6)单击“分解位置”对话框中的“确定”命令,关闭此对话框;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视图中的分解元件”选项,将其设为未选中状态,然后单击此对话框中的“应用”命令,工程图中的刷子恢复为未分解状态,如图11-63所示。
图11-62 移动零件 图11-63 取消分解状态 图11-64 生成分解视图
(7)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视图中的分解元件”选项,将其设为选中状态,左键单击“组件分解状态”的“定制”选项,然后单击此对话框中的“应用”命令,工程图中的刷子又转为分解状态;左键单击“绘图视图”对话框中的“关闭”命令,系统生成刷子装配体的分解视图,如图11-64所示。
(8)在“绘图视图”对话框中还可以设定分解视图的其他一些特征,在此不再赘述。保存当前设计环境中的工程图,然后关闭当前设计环境。
要进行视图的编辑操作,有两种方式,分别详述如下:
· 单击视图,再单击“编辑”菜单条中的“属性”命令。
· 双击视图,即可弹出视图编辑对话框。
下面分别讲述视图的编辑操作方式。
1.移动视图
常用的移动方式是“点选-移动”。为了避免视图意外被移动,系统默认的是将视图锁定而不能随意移动。因此,要想移动视图,必须先取消视图的锁定。取消视图锁定的方式有3种,分别详述如下:
· 鼠标单击“禁止使用鼠标移动绘图视图”命令,将其设为未选中状态,则解除所有视图的锁定状态。
· 单击“工具”菜单条中的“环境”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锁定视图移动”选项设为未选中状态,则解除所有视图的锁定状态。
· 单击“工具”菜单条中的“选项”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在配置选项中添加“allow_ move_view_with_move”,将设置值指定为“yes”,则解除所有视图的锁定状态。
取消视图锁定后,左键单击要移动的视图,将其选定后,视图周围会出现线框,并且鼠标指针变成后,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移动视图了。
如果移动“一般”视图时,以此“一般”视图为父视图的其他子视图也会相应移动;如果移动除“一般”视图以外的视图,会受到其父视图或是相关设置的影响,而限制其移动方向。
图11-65 视图菜单条
|
左键单击“视图”菜单条中的“绘图显示”下的“绘图视图能见性”命令,系统打开“视图”菜单条,如图11-65所示。
直接使用左键单击所要拭除的视图就可,此时被拭除的视图被暂时“隐藏”,并用绿色框线表示。
如果要恢复视图的显示,详述如下:
单击“视图”菜单条中的“绘图显示”下的“绘图视图能见性”命令,系统打开“视图”菜单条,单击“视图”菜单条中的“恢复视图”命令,然后用鼠标选取需要恢复的视图就行。
3.删除视图
· 单击所要删除的视图,然后单击“删除”命令或键盘Delete键,即可将所选视图删除。
· 单击所要删除的视图,然后单击“编辑”菜单条中的“删除”命令,即可将所选视图删除。
和对实体操作一样,也可以使用“线框”命令、“隐藏线”命令和“无隐藏线”命令来控制视图的显示方式;还可以控制显示相切边的显示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