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次 |
中 级 |
教学目标 |
|
第1讲 |
控笔训练 |
1.对孩子进行控笔训练,提高孩子的控笔能力。 |
|
2.对孩子进行综合的数概念训练,培养孩子数感。 |
|||
第2讲 |
操作中的加法 |
1.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孩子认识加法符号,在各种情境中用动手操作的方式感知加法的意义。 |
|
2.学习加法算式的读法与算法,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 |
|||
第3讲 |
操作中的减法 |
1.联系生活经验帮助孩子认识加法符号,在各种情境中用动手操作的方式感知减法的意义。 |
|
2.认识减号,学习读减法算式,尝试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
|||
第4讲 |
数的比较 |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学习数的比较,感知数学分类思想在数的比较中的应用。 |
|
2.初步学习“差数”的概念以及差数与大小数之间的关系。 |
|||
第5讲 |
不等式与等式的转化 |
||
2.学会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和不同排列形式的干扰,感知集合中物体的等量和多少。 |
|||
第6讲 |
三角形的拼合 |
1.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来感知三角形的共同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
|
2.通过三角形的旋转、翻转与有序拼合,培养孩子多角度和有序的思考方法,积累三角形的拼合经验,培养动手能力。 |
|||
第7讲 |
单双数的认识 |
1.通过观察、谈论、操作、游戏等活动,使孩子准确区分简单的单数和双数。 |
|
2.让幼儿在探究中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
|||
第8讲 |
发散思维训练 |
1.通过“像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办”等多种活动对孩子进行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训练。 |
|
2.在各种发散思维的训练活动中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
第9讲 |
对称启蒙 |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
|
2.通过学习,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
|||
第10讲 |
编解应用题 |
1.让孩子初步学习看算式编简单的应用题。 |
|
2.通过看算式编应用题,进一步加深对算式的理解。 |
|||
第11讲 |
逻辑思维训练 |
1.指导孩子进一步认识大群体,提高分类能力。 |
|
2.初步培养孩子有秩序的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
|||
第12讲 |
动手想办法 |
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锻炼孩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
第13讲 |
统计初步 |
1.初步掌握分类和统计的概念。 |
|
2.发展幼儿的读图能力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
|||
3.培养幼儿喜欢干净整洁、喜欢劳动的好习惯。 |
|||
第14讲 |
生活中的应用题 |
1.学习和巩固分类和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
|
2. 促进幼儿阅读和理解应用题的能力。 |
|||
第15讲 |
等分(图形的等分) |
1.掌握等分的概念,并会对图形、不同数目、量的物体进行等分。 |
|
2.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
|||
第16讲 |
认识分数单位 |
1.学习简单的分数概念,初步掌握几分之一的分数。 |
|
2.尝试进行两部思维训练。 |
|||
第17讲 |
方位认知 |
1.学会辨别上下、左右的空间方位并向不同方向运动。 |
|
2.培养孩子正确的方位感,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
|||
第18讲 |
认识时间 |
1.感知小时间长短。 |
|
2.知道一分钟能多很多事情,提高做事效率,激发孩子珍惜时间。 |
|||
第19讲 |
美丽的对称图形 |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
|
2.通过学习,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 |
|||
3.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欣赏图形美的意识。 |
|||
第20讲 |
运算训练 |
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看算及简单的想算,对孩子进行基础的计算训练,培养孩子的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
|
第21讲 |
运算推理 |
1.学习按规律对物体排序,会进行模式推理。 |
|
2.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
|||
第22讲 |
图形的恒等变换 |
1.通过图形的切割再拼合,培养孩子的面积守恒能力。 |
|
2.通过多种方式图形拼合,学习有序思考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积累拼图经验。 |
|||
第23讲 |
相邻关系 |
1.掌握二十以内的相邻数的差一关系,培养数感,增强运算能力。 |
|
2.培养孩子简单的逆向推算能力。 |
|||
第24讲 |
智力题套餐 |
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锻炼孩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