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其他 > 中国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 校园信息化,数字化校园 > 【6.“整合战役” ——中山大学信息化建设】

6.“整合战役” ——中山大学信息化建设

11月的北京已经是初冬的日子,南国之都的广州却是一派夏天的景象。此次,记者南下来到了坐落于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的著名高等学府——中山大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
 
 
  金汉绿港康居典范  都市别墅领衔者
 惠普商用策略新品发布  富力又一城名校入驻 
  
 
 
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的校训,时隔近百年,我们仿佛还能听到这位世纪老人的谆谆教导。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的集教学、科研、管理、娱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十年前的梦想,正在变成中大今天的现实…… 信息化 立体化

  对于教育信息化,中大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郭清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信息化就是大手笔,是真正的“一把手”工程,同时它又是个立体化的工作,小手笔只能是一点,一线,一面,而信息化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尤其是高校信息化这样大的项目,必须有一个机构从整体上协调管理,统一规划,并体现信息化的立体化工作特征。有的领导总是说,信息化是技术部门的事情,郭清顺一直无法认同这种观点。办公室用不用计算机?人事部门用不用计算机?学校的所有部门都用计算机,都是信息的消费者,所以信息化是一个立体化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只是一个方面。

  2001年,国内高校纷纷开始谈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大在静静等待着时机。同年7 月,学校开始讨论中大的“十五规划”。当时的中大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立刻做出反应,上交了一份数字化校园建设纲要,指出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李延保书记和黄达人校长等校领导的积极响应,予以大力支持并做工作动员。之后,学校决定正式立项,并从“985”经费中落实3000万元,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3000万的一次性投入,解决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但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单纯是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管理问题和制度问题。有人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管理问题不解决,信息化永远只是浮在表面。

  中大走的是一条数字化校园管理机制,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实施小组”三个工作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领导、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专家小组负责对工程的技术路线、方案和产品选项等重要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评估、论证和指导;实施小组负责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包括调研、需求分析、规划方案设计、标准的制定、组织培训、示范项目的推广应用等。另外,各部、处、学院还自行设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联络员以便于协调。在人员构成上,领导小组的组长由校长担任,三个副组长是三个副校长;专家小组的组长是一个主管该项工作的副校长,组成人员是各院系的计算机专家;实施小组的组长由信息与网络中心担任,副组长由校长办公室担任,这较好地解决了在全校范围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组织实施问题。 消除“诸侯割据”

  中大校务管理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在各管理部门广泛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原有的管理系统存在多机型、多运行平台、多种数据库、多种运行方式、分散凌乱的弊端,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要使各院、系、职能机构的信息化资源实现共享,要整合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要求这场系统整合无论在建设理念、建设模式还是技术方面,都需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审视和全盘设计。实现跨部门整合,必须有一个高起点,要站在一个高的平台上。中大提出了“五个统一”的建设路线,不符合“五个统一”的,尽可能不要。郭主任说,其实原有系统的生命周期已经到了,已经不能满足全校整体应用的需要了,怎么办?他们面前有建设“接口、数据交换、数据共享”三条路。其中,共享难度最大,风险最高,但只有共享的整合方式其后续的维护和管理简单、成本低,能实现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整合之路,这是一条最艰难的路线,也是最有效益最有希望的路线。

  信息标准是纲,纲举目张。在全校内统一信息标准是中大进一步做好信息化整合和共享、实现跨部门之间的业务整合的基础性工作,编码的标准化可以协调各部门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处理工作,使之更符合系统的整体要求,减少信息的重复采集、加工和存储,保证信息的唯一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在这五个统一的基础上,中大信息化建设走向健康之路,实现了应用集中、信息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校务管理系统以全校的总体业务工作流程为主导,包括招生、数字迎新、学生收费、教务、数字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教学等20个系统。在统一的校务管理平台上,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能得到充分的共享。这使学生和老师的信息能得到有效的沟通,使领导者能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统计和分析信息,为更好地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帮助。

  郭清顺认为,目前国内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管理与协调问题,比如有的学校,几个部门同时搭建平台,这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中大在管理体制建设方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各校借鉴。中大校园信息化建设一个最大的“亮点”在于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实行由一个部门负责、统一归口的机制,由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信息与网络中心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协调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真正做到了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系统集成,达到了消灭信息孤岛、应用孤岛的目的。 宝贵经验 侃侃而谈

  中大建立数字化校园的总指导思想是:一个核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及应用为核心;两个重点,以数字化学习与校务管理系统为重点;三个集中,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四个特征,概念特征,工程特征,标准特征,文化特征;五个统一,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在这个总指导思想前提下,中大的信息化建设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数字化校园建设也是如此。一流的设备需要一流的人才来管理,一流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仍需要一流的人才队伍共同巩固和发展,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要在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同时,必须同步开展“人才工程”建设,把德才兼备的网络技术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充实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来,才能真正实现校园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

  中大的信息化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要保证以下五方面的可持续。

  一是应用的可持续。引入信息手段的关键在于应用。中大近年来在学校软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要将硬件、软件等转化为有效的管理工具、科研工具、教与学的工具,还有赖于广大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因此,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必须促使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加强教师有效使用技术能力的培训,推动学生实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二是投入上的可持续。建设校园网前期进行设备配置,校园网建成后的运行(设备的维护更新、资源的建设、教师的培训、网络维护管理、带宽的占用等),都需要资金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厉行节约,讲求效益是中大校园网建设的一个原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三是人员的可持续。“每一个具体的项目可以由IT公司来做,但整体的规划还得由信息与网络中心负责。稳定的建设队伍是系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所以信息与网络中心需要一支稳定的人员队伍。” 信息与网络中心副主任吴汝明说,“经过数字化校园‘985'一期工程的建设,中大信息与网络中心造就了一支能吃苦、敢开拓、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队伍。”

  四是建设机制可持续。建设数字校园是高校一项长期的重要建设工程,必须得到领导重视,自上而下统筹规划,全校协力,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信息与网络中心副主任蓝国秋认为,中大校领导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高瞻远瞩,保证了中大建设机制的可持续性。

  五是要有开放的技术框架。郭主任介绍:“学校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时候必须考虑其拓展性。也就是说要使得前面的劳动成果不浪费,现有的技术框架必须是开放的,能随时升级,适应更高的应用要求。” “我的中大”之体验

  “我的中大”是校内信息和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老师和同学通过“我的中大”的登录,可以实现一个密码登录多个系统。“我的中大”到底怎么样?走近中大的学子和老师,让我们听听来自他们的最真切感受。

  吴承学(中文系教授):清晨,南窗下,电脑前。阳光一缕,清茶一杯。轻轻点击鼠标,就打开了与世界联系的通道。收信,复信,看新闻,查资料,每天几乎都是如此开始的。古人云:“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话借用来形容网络非常合适。光标所向,“古今”与“四海”就在瞬间奔涌眼前,汇聚心头。

  陈志坤(信科院07届学生):首先,校园网方11月的北京已经是初冬的日子,南国之都的广州却是一派夏天的景象。此次,记者南下来到了坐落于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的著名高等学府——中山大学。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
 
 
  金汉绿港康居典范  都市别墅领衔者
 惠普商用策略新品发布  富力又一城名校入驻
 
 
 
 
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笃行”的校训,时隔近百年,我们仿佛还能听到这位世纪老人的谆谆教导。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的集教学、科研、管理、娱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十年前的梦想,正在变成中大今天的现实…… 信息化 立体化

  对于教育信息化,中大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郭清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信息化就是大手笔,是真正的“一把手”工程,同时它又是个立体化的工作,小手笔只能是一点,一线,一面,而信息化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尤其是高校信息化这样大的项目,必须有一个机构从整体上协调管理,统一规划,并体现信息化的立体化工作特征。有的领导总是说,信息化是技术部门的事情,郭清顺一直无法认同这种观点。办公室用不用计算机?人事部门用不用计算机?学校的所有部门都用计算机,都是信息的消费者,所以信息化是一个立体化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只是一个方面。

  2001年,国内高校纷纷开始谈论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大在静静等待着时机。同年7 月,学校开始讨论中大的“十五规划”。当时的中大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立刻做出反应,上交了一份数字化校园建设纲要,指出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这一建议迅速得到了李延保书记和黄达人校长等校领导的积极响应,予以大力支持并做工作动员。之后,学校决定正式立项,并从“985”经费中落实3000万元,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

  3000万的一次性投入,解决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问题,但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单纯是资金问题和技术问题,更是观念问题、管理问题和制度问题。有人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管理问题不解决,信息化永远只是浮在表面。

  中大走的是一条数字化校园管理机制,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实施小组”三个工作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领导、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专家小组负责对工程的技术路线、方案和产品选项等重要技术问题进行咨询、评估、论证和指导;实施小组负责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包括调研、需求分析、规划方案设计、标准的制定、组织培训、示范项目的推广应用等。另外,各部、处、学院还自行设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联络员以便于协调。在人员构成上,领导小组的组长由校长担任,三个副组长是三个副校长;专家小组的组长是一个主管该项工作的副校长,组成人员是各院系的计算机专家;实施小组的组长由信息与网络中心担任,副组长由校长办公室担任,这较好地解决了在全校范围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组织实施问题。 消除“诸侯割据”

  中大校务管理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在各管理部门广泛使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原有的管理系统存在多机型、多运行平台、多种数据库、多种运行方式、分散凌乱的弊端,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要使各院、系、职能机构的信息化资源实现共享,要整合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要求这场系统整合无论在建设理念、建设模式还是技术方面,都需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来审视和全盘设计。实现跨部门整合,必须有一个高起点,要站在一个高的平台上。中大提出了“五个统一”的建设路线,不符合“五个统一”的,尽可能不要。郭主任说,其实原有系统的生命周期已经到了,已经不能满足全校整体应用的需要了,怎么办?他们面前有建设“接口、数据交换、数据共享”三条路。其中,共享难度最大,风险最高,但只有共享的整合方式其后续的维护和管理简单、成本低,能实现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中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整合之路,这是一条最艰难的路线,也是最有效益最有希望的路线。

  信息标准是纲,纲举目张。在全校内统一信息标准是中大进一步做好信息化整合和共享、实现跨部门之间的业务整合的基础性工作,编码的标准化可以协调各部门的信息收集与信息处理工作,使之更符合系统的整体要求,减少信息的重复采集、加工和存储,保证信息的唯一性、及时性和可靠性。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在这五个统一的基础上,中大信息化建设走向健康之路,实现了应用集中、信息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校务管理系统以全校的总体业务工作流程为主导,包括招生、数字迎新、学生收费、教务、数字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教学等20个系统。在统一的校务管理平台上,各部门之间的数据能得到充分的共享。这使学生和老师的信息能得到有效的沟通,使领导者能得到更多更有价值的统计和分析信息,为更好地决策和管理提供了帮助。

  郭清顺认为,目前国内高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管理与协调问题,比如有的学校,几个部门同时搭建平台,这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中大在管理体制建设方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各校借鉴。中大校园信息化建设一个最大的“亮点”在于有良好的管理机制和体制:实行由一个部门负责、统一归口的机制,由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信息与网络中心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协调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利益,真正做到了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系统集成,达到了消灭信息孤岛、应用孤岛的目的。 宝贵经验 侃侃而谈

  中大建立数字化校园的总指导思想是:一个核心,以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及应用为核心;两个重点,以数字化学习与校务管理系统为重点;三个集中,数据集中,设备集中,应用集中;四个特征,概念特征,工程特征,标准特征,文化特征;五个统一,统一数据库,统一标准,统一开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门户。在这个总指导思想前提下,中大的信息化建设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数字化校园建设也是如此。一流的设备需要一流的人才来管理,一流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仍需要一流的人才队伍共同巩固和发展,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要在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同时,必须同步开展“人才工程”建设,把德才兼备的网络技术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充实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来,才能真正实现校园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

  中大的信息化要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要保证以下五方面的可持续。

  一是应用的可持续。引入信息手段的关键在于应用。中大近年来在学校软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要将硬件、软件等转化为有效的管理工具、科研工具、教与学的工具,还有赖于广大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因此,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必须促使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加强教师有效使用技术能力的培训,推动学生实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二是投入上的可持续。建设校园网前期进行设备配置,校园网建成后的运行(设备的维护更新、资源的建设、教师的培训、网络维护管理、带宽的占用等),都需要资金投入。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厉行节约,讲求效益是中大校园网建设的一个原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三是人员的可持续。“每一个具体的项目可以由IT公司来做,但整体的规划还得由信息与网络中心负责。稳定的建设队伍是系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所以信息与网络中心需要一支稳定的人员队伍。” 信息与网络中心副主任吴汝明说,“经过数字化校园‘985'一期工程的建设,中大信息与网络中心造就了一支能吃苦、敢开拓、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人才队伍。”

  四是建设机制可持续。建设数字校园是高校一项长期的重要建设工程,必须得到领导重视,自上而下统筹规划,全校协力,有计划有步骤进行。信息与网络中心副主任蓝国秋认为,中大校领导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高瞻远瞩,保证了中大建设机制的可持续性。

  五是要有开放的技术框架。郭主任介绍:“学校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时候必须考虑其拓展性。也就是说要使得前面的劳动成果不浪费,现有的技术框架必须是开放的,能随时升级,适应更高的应用要求。” “我的中大”之体验

  “我的中大”是校内信息和应用系统的统一入口,老师和同学通过“我的中大”的登录,可以实现一个密码登录多个系统。“我的中大”到底怎么样?走近中大的学子和老师,让我们听听来自他们的最真切感受。

  吴承学(中文系教授):清晨,南窗下,电脑前。阳光一缕,清茶一杯。轻轻点击鼠标,就打开了与世界联系的通道。收信,复信,看新闻,查资料,每天几乎都是如此开始的。古人云:“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话借用来形容网络非常合适。光标所向,“古今”与“四海”就在瞬间奔涌眼前,汇聚心头。

  陈志坤(信科院07届学生):首先,校园网方便了我们大四的学生找工作。通过校园网就可以了解并找到我们希望的offer.其次就是资料的查找,校园网方便了跨专业、跨学校的考研同学,特别是论文的查找。详尽的论文库,让我们了解到方方面面最新的科研成果。

  在采访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致认为,数字校园离他们越来越近。将来,在中大校园网上实现无纸图书馆、资源库、无纸办公系统、无教师辅导系统、无钱币付费、购物系统,无护士监护系统……都将不是梦。数字化的中大,已经搭上开往国际一流大学的列车,让我们一起祝福中大明天会更好。
便了我们大四的学生找工作。通过校园网就可以了解并找到我们希望的offer.其次就是资料的查找,校园网方便了跨专业、跨学校的考研同学,特别是论文的查找。详尽的论文库,让我们了解到方方面面最新的科研成果。

  在采访中,老师和同学们一致认为,数字校园离他们越来越近。将来,在中大校园网上实现无纸图书馆、资源库、无纸办公系统、无教师辅导系统、无钱币付费、购物系统,无护士监护系统……都将不是梦。数字化的中大,已经搭上开往国际一流大学的列车,让我们一起祝福中大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