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辅考试 > 中小企业融资试题库 > 中小企业融资试题库2011 >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 融资

广义的融资是指资金在持有者之间流动,以余补缺的一种经济行为,包括资金的融入和融出,既包括资金的来源,又包括资金的运用。

狭义的融资主要是指资金的融入,也就是资金的来源。具体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策略与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它既包括不同资金持有者之间的资金融通,也包括某一经济主体通过一定方式在自身体内进行的资金融通。

2. 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是指如何取得资金,即取得资金的具体方法和形式。融资渠道展示出取得资本的客观可能性,即谁可以提供资金,融资方式则解决用什么方式将客观存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如何将资金融到企业。

3. 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是指从哪里取得资金,即取得资金的途径,或者供给者是谁,它是融资决策的前提。企业融资渠道受制于经济体制和资金管理政策,并与企业的所有权形式和企业的组织形式密切相关。开拓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是国家、企业、中介机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首先加以解决的问题。

4.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指企业依靠其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具体包括三种形式:资本金、折旧基金转化为重置投资和留存收益转化为新增投资。

内源融资对企业资本的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的特点,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及与此有关的激励问题,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降低融资成本,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但是,内源融资能力及其增长,要受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净资产规模和未来收益预期等方面的制约。

5. 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外部融入资金。是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投资的过程。它对企业的资本形成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外源融资的发展,可以提高全社会对储蓄资源的动员和利用能力,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

6. 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是资金盈余部门在金融市场购买资金短缺部门的直接证券,如商业期票、商业汇票、债券和股票的融资方式,另外,政府拨款、占用其他企业资金、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等都属于直接融资范畴。

7. 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方式。它由金融机构充当信用媒介来实现资金在盈余部门和短缺部门之间的流动,具体的交易媒介包括货币和银行券、存款、银行汇票等间接证券。另外,像“融资租赁”、“票据贴现”等其他方式也都属于间接融资的方式。

8. 保持距离型融资制度

欧美许多国家实行自由企业制度,并且有发达的商业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不持有企业的股票,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有较为完善严格的监督,这使得银行与企业处于独立和平等的地位。

一方面银行不可能通过贷款介入企业治理。另一方面,银行对于出现财政困难甚至危机的企业是否继续提供融资的决策是独立的。在这种保持距离型的融资制度下,银行和企业都能自由竞争,高效运行。其代表国家主要是英国和美国。

9. 关系型融资制度

关系型融资制度与保持距离型融资制度相对应,指出资者在一系列事先未明的情况下,为了将来不断获得租金而增加融资。这种融资制度积极的一面是银行主动支持和监督企业经营,减少了企业破产清算的可能,维护了社会经济安定。但另一方面,这种银行与企业的互动关系也存在一定缺陷,如,过度融资形成的巨额风险贷款等。

长期盛行日本的“主银行制度”是关系型融资制度的一种特定形式而已。所谓主银行制度是一个银行与企业订立关系型契约,该银行占企业融资的最大份额或拥有该企业的最大股份,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10.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协调企业相关利益人包括股东、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经济关系的一套制度安排,它包括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即控制权的分配和行使、对企业、董事会、经理人员、职工的监督和评价及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

11.        融资结构

融资结构指企业通过不同渠道筹措的资金的有机组合以及各种资金所占比例,具体指企业的各种资金来源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即权益资金及借入资金(负债)的构成态势。主要包括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融资结构揭示了企业资产的产权归属和债务保证程度,反映了企业融资风险的大小。企业融资行为合理与否通过融资结构反映出来。

12.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取得的长期资金的各项来源的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具体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的组合和相互关系。

13.        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是由股权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股权投资者和债权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引起的额外费用,前者称为股权融资代理成本,后者称为债权融资代理成本。

14.        信贷配给

信贷配给是指在一般利率条件下对贷款的需求超过了供给。即:在一般利率条件下,信贷市场不能出清。它强调了信贷合同中的价格因素,也即“一般利率条件”。因而,因贷款合同中要求的抵押和担保等非价格因素的条件不能满足而引起借款申请被拒绝不能被称之为信贷配给。

信贷配给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对所有的借款人群体进行配给限制,也即所有的借款人只能得到部分的贷款,第二类信贷配给则是对不同的借款者群体实行差别待遇。一类借款人的借款需求得到满足,而另一类借款人则受到了配给限制。在第二种信贷配给中,有一部分借款人的需求只得到全部或部分满足,而还有一些借款人则根本得不到借款。

15.        剩余股利政策

指公司较多地将盈余用于增加投资者权益(即增加资本或公积金),只有当增加的资本额达到预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时,才将剩余的盈余用于向投资者分配。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考虑到未来投资机会的影响,即当公司面临良好的投资机会时,在目标资本结构的约束下,最大限度地使用留存收益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自有资金数额。

16.        固定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是指公司在较长时期内都将分期支付固定的股利额,股利不随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变动。固定股利有利于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公司股票价格的稳定,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但是,这种股利政策会导致股利支付与公司盈利能力脱节。当盈利较低时仍要支付较高的股利,容易引起公司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因而,该政策一般适用于正处在成长期的、信誉一般的公司。

17.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指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百分比,长期按此百分比支付股利的政策。它可使股利随着公司收益的变动而变动,保持股利与利润间的一定比例关系,使股利与公司盈利紧密地配合,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才算真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股东。但是,由于股利通常被认为是公司未来前途的信息来源,在这种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极易给人留下一种公司不稳定的印象,不利于稳定股票价格。

18.        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是指公司保持股利额逐渐低速上升,即使利润减少,股利也照样上升而并不减少。在此政策下,每股股利呈梯形上升趋势,因此这种股利政策又称为梯形上升股利政策。它的特点是:无论公司经营好坏,都不降低年度股利的发放额,而将公司每年的每股股利固定在某一水平上保持不变。

实行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由于经营不善而削减股利的情况。

19.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指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正常股利,在盈余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又称“红利”)。

采用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使公司在支付股利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这种以审慎原则为基础的股利政策受到不少公司的欢迎,特别是那些各年盈余变化较大且现金流量较难把握的公司。

20.        商业性银行

以经营存、放款,办理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能够吸收活期存款,创造货币。它们的活期存款构成货币供给或交换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用扩张的重要源泉。称为存款货币银行。我国主要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三大类。

21.        信用合作机构

指我国的城市和农村信用合作社。

属群众性合作制金融组织,是对国家银行体系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其本质特征: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信用服务。

22.        票据贴现融资

指票据持有人在资金不足时,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票据贴现可以看作是银行以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向企业发放贷款,银行对申请贴现企业保留追索权。商业票据主要是指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23.        信用担保

信用担保,也称信用保证,是指由担保人(专门机构)向债权人承诺,当债务人未按合同规定按期偿还债务或因违约等原因未能履行合同时,由担保人向债权人偿还债务的保证。

(1)由专门机构提供的担保;

(2)制度化的担保,即它是在一定的政策、法律、制度、规则框架安排体系之中的,是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

(3)面向社会提供,而不是对内部关联机构或雇员提供。

24.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风险投资也称为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从广义上讲,是指向风险项目的投资;从狭义上讲,是指向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高科技项目的投资。它集融资与投资于一体,汇供应资本和提供管理服务于一身。

25.        创业板市场

创业板市场,即二板市场,是指相对于主板市场的另一个证券市场,主要为高成长中小型企业、新兴企业或高科技企业的股权交易而设立。

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等都建有二板市场,特别是美国在引入NASDAQ系统,成交量仅次于纽约证交所,到2005年1月底,上市公司已达3214家,造就了如微软、英特尔、网景等大批优秀跨国企业。

26.        产权交易

产权交易是指除上市公司股份转让以外的企业产权的有偿转让,是企业财产所有权及相关财产权益的有偿转让行为和市场经营活动。可以是企业间资产、股份的交换,可以是用货币购买企业的资产或股份,也可以是几种形式的综合。

三个方面的含义:产权交易是一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商品经营活动;产权交易属于产权经营活动,其经营主体是企业财产所有者或其代理;产权交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27.        商业信用融资

在商品交易中,交易双方通过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而形成的一种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发生的一种信用关系。是商品交换中“货”与“币”在时间上分离而产生的,商业信用融资属于自然筹资方式之一

28.        应付账款融资

在商品交易中,买方收到货物后暂不付款,也不出具借据,而是延迟一定时间以后才付款而对卖方形成欠款。对于赊购商品的企业来说,等于获得了一笔“贷款”。

29.        商业票据

企业出具的、承诺在将来某一时日支付一定款项给持票人的书面凭证。

30.        国际出口信贷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对本国的出口予以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和国外进口商提供低息贷款或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贸易信贷方式。它是各国争夺销售市场的一个融资手段

31.        买方信贷

买方信贷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商业信贷

32.        卖方信贷

卖方信贷指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商业信贷,也是出口商向国外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一种信贷方式

33.        福费廷

也称包买票据或票据买断,指包买商(商业银行或附属机构)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地购买信用证项下经开证行承兑的汇票、或经第三方担保的汇票或本票,以向出口商提供融资的业务。是一种中长期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流行于西方主要出口国,形成了福费廷票据二级市场

34.        保付代理

简称“保理”,是国际贸易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指出口商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承购应收账款的财务公司或专门组织,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业务。保理业务归结起来有三个紧密相关的方面:销售管理、信用管理以及与销售活动密切相关的资金融通。

35.        补偿贸易融资

指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补偿贸易是1960年代末,现在已具有一定发展规模

36.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也称金融租赁,是将传统的租赁贸易与金融方式有机组合后面形成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其基本含义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选定的租赁设备和供应厂商,以对承租人提供资金融通为目的而购买该设备,承租人通过与出租人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而获得该设备的长期使用权。

37.        典当

指当户将动产、财产权利作为当物质押或者将其房地产作为当物抵押给典当行,交付一定比例费用,取得当金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典当物的行为。典当融资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有效补充

38.        政策性融资

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是指那些由政府出资、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执行政府有关经济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直接或间接提供融资或信用保证的政策性融资活动。从事这类融资活动地机构被称为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机构。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是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一种融资服务。

39.        信用

信用指的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用的特殊形式。含义是:

要按时还本付息;从事那些在贷款者看来不影响其贷放资本本金安全的行为。

信用关系的正常运行是保障本金回流和价值增殖的基础,重建信用文化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