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电子与嵌入式 > 数字电子技术与逻辑设计教程 > 第3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 【3.3 MOS逻辑门】

3.3 MOS逻辑门

 

3.3  MOS逻辑门

前面学习的TTL逻辑门都是以双极型晶体管为基本元件构成的集成电路。本节将讨论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MOS管为基本元件的集成逻辑门,称为MOS逻辑门。

MOS管制造工艺简单,功耗低,输入阻抗高,集成度高且没有电荷存储效应,在数字集成电路中用途非常广泛。

MOS集成电路可以根据所用管子类型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

·    N MOS电路:N MOS电路是由N MOS管构成的集成电路。其工作速度优于P MOS,但制造工艺要复杂些。

·    P MOS电路:P MOS电路是由P MOS管构成的集成电路。它出现的早,制造工艺简单,但是工作速度较慢。

·    C MOS电路:C MOS电路是由P MOS管和C MOS管构成的互补集成MOS电路,它具有静态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性好,开关速度高等优点。这种电路的制造工艺复杂,但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3.3.1  MOS晶体管

MOS管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分为N MOS管(N沟道)和P MOS管(P沟道)。每一类又可以根据其特性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两种。P MOS管是较早出现的产品,其电源电压高且用负电压,工作效率低,而且由它构成的逻辑门与TTL型逻辑门不能兼容。比较而言,N MOS管的工作效率较高,电源电压为正电压,由它构成的逻辑门能与TTL型逻辑门兼容,所以应用范围广泛。此外,由一个N MOS管和一个P MOS管可以构成功耗很小的C MOS管,它的性能优越,应用非常广泛。下面我们以N沟道增强型MOS管为例来介绍MOS管的结构和特点,并简要介绍各类MOS管之间的差异。

1N MOS

1N沟道增强型MOS管。

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结构如图3-44所示。它是以P型硅片作衬底,利用扩散的方法在其上形成两个掺杂浓度很高的N区,分别称为源极S和漏极D。在硅表面上有SiO2绝缘层,在它之上再蒸发一层金属铝,引出线称为栅极G

在栅极未加正电压时,源漏之间有两个方向相反的PN结,在源漏之间加电压UDS,由于总会有一个PN结是反向偏置,所以管子不会有电流,处于截止状态,iDS=0A。当在栅极加正电压UGS,在衬底表面将会感应电子。但在UGS较小时,感应的电子浓度小,在SD之间还不能形成导电沟道。当UGS增加到一定值就会感应出足够的电子,在衬底表面形成N型层,将源极和漏极连接起来,形成了导电沟道(N沟道)。此时,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加电压UDS便会产生电流iD,即管子为导通状态。开始形成导电沟道的栅极电压称为开启电压VNT(一般在12V)。

3-44  N沟道增强型MOS

Ui=VDDVTL(高电平)时,工作点在C点,这时两管有同一电流流过,输出低电平VOL。为了保证VOL0.3V,要求TL的导通电阻rDSL远大于TO的导通电阻RDSL。导通电阻与沟道的长宽比L/W成正比,所以要求TL管的LL/WL远大于TO管的LO/WO,即两者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称为有比型电路,通常采用典型比例101。由于有比型电路中,两个MOS管的沟道尺寸差异很大,占用芯片面积大,不利于提高集成度。

这类反向器的特点是:单一电源,电路结构简单;TL管总是工作在饱和区,工作速度低,功耗低;输出高电平为VDDVTL,电源电压未充分利用。

2N沟道耗尽型MOS管。

这种类型的MOS管与增强型类似,但在制造时,在SD极间的衬底表面上已形成了N型沟道,因而栅压UGS0V时,仍有导电沟道存在,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加电压UDS即有电流iD。在栅极加负电压,N型沟道变浅,栅压负到一定数值,以致把这条N型导电沟道全部耗尽时,MOS管就不能导通,所以称之为耗尽型,此时的栅压称为夹断电压VIN

2P MOS

1P沟道增强型MOS管。

N型硅片作衬底,在其上扩散两个P区,并在栅极上加负电压,可形成P沟道增强型MOS管。一般它的开启电压为VTP=-1-2.5V。在P型沟道中,载流子是空穴,由于空穴的迁移率约为电子迁移率的一半,所以P MOS管的效率比N MOS管要低。

2P沟道耗尽型MOS管。

这类MOS管在制造过程中,即使栅压为0V时也有P沟道形成,当栅压加正电压并达到一定的值时,P沟道被耗尽,该MOS管不能导通。此类MOS管制作的工艺复杂,在实际的集成电路中很少使用。

3.3.2  MOS晶体管的静态特性

N沟道增强型MOS管为例来讨论MOS关的主要特性。

1.输出特性曲线

输出特性曲线是表示在一定的UGS下,iDSUDS之间关系的曲线。N沟道增强型的MOS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3-45所示。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该曲线的含义及相关的概念。

3-45  N沟道增强型MOS管特性曲线

·    非饱和区:UDS值较小,在满足UDSUGSVTN时,iDSUDS近似成线性关系。当UGS增大,则形成的导电沟道越宽,相应的等效电阻越小,所以iDS越大;当UGS一定时,沟道电阻也为定值,所以UDS越大使电子流动加快,iDS便线性增加。非饱和区又称为可调电阻区。

·    饱和区:UDS增加到UDSUGSVTN之后,在漏极附近的沟道被夹断,即导电沟道要缩短,形成空间电荷区,其中电子是在电压作用下吸入漏极D,形成iDS。由于沟道两端的电压恒定,所以iDS基本上保持不变。iDSUDS近似无关。对应不同的UGS,使电流趋于饱和的UDS也不同,在输出特性曲线上,把满足UDS=UGSVTN的临界点连接起来便构成非饱和区和饱和区的分界线,我们称之为临界线,如图3-45中的虚线。

·    截止区:UGSVTN时,没有导电沟道,iDS0A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MOS管在作开关用时,在开关信号的作用下交替工作在截止与导通状态。

2.转移特性曲线

转移特性是指在漏源电压UDS一定时,iD与栅极控制电压UGS之间的关系,如图3-46所示,当UGSVTN时,iDS=0;当UGSVTN时,在UDS作用下才形成iDS

3-46  N沟道增强型MOS管转移特性曲线

3.3.3  N MOS逻辑门

1N MOS反相器

N MOS反相器是构成N MOS逻辑门的基本单元。依据结构和负载特性可以分为两类:增强型负载反相器(E/EN MOS)和耗尽型负载反相器(E/DN MOS)。下面分别来介绍这两类N MOS负载反相器。

1)增强型负载反相器(E/E N MOS)。

3-47  增强型负载反

       相器电路图

 

增强型负载反相器由负载管TL和输入管TO组成,两管均采用N沟道增强型MOS管,如图3-47所示。图中TL管的栅﹑源连接,并接至电源VDD。因此TL管总是满足UDSLUGSL-VTL,式中VTLTL管的开启电压。所以TL管总是工作在饱和区。它的输出特性可以用转移特性来表示,如图3-48所示。根据负载管的输出特性可以做出反相器的直流负载线。由于TL总是工作在饱和区,iDSLUGSL的增加会加大,但不是线性关系,所以要先在输出管TO的输出特性曲线上确定几点,才能作出直流负载线。在作负载线时应注意流过TLTO的是同一个电流,所以共用一个电流轴。且根据图3-47,可以写出:

UDSO=VDD-UDSL

UDSO=VDD时,UDSL=0ViDS=0A,所以负载线以UDSO坐标中VDD为原点;当UDSO=VDD-VTL时,负载管UGSL=UDSL=VTL,所以电流开始形成,即在UDSO坐标中可以确定A点。显然,在A点与VDD点之间,iDS均为0A。在图3-48TL管输出特性曲线上找出一个特殊点,令UDSL=5V,则由图中曲线可确定相应的iDS。此时,UDSO=0V,故在图3-48的坐标上确定了B点,再用类似的方法确定C点就可以做出如图3-49中的粗实线所表示的负载线

Ui=0.3V时,UGSOVTO,所以TO截止,这时只有很小的泄露电流流过负载管TL,即iDS0A,工作点在A点,输出高电平。

UO=VOH=VDD-VTL

            

3-48  TL输出特性                   3-49  反相器输出特性

2)耗尽型负载N MOS反相器。

耗尽型N MOS反相器的电路如图3-50所示。输入管TO为增强型,负载管TL为耗尽型。TL管特性曲线如图3-51a)所示,因为耗尽型N MOS管在UGSL=0V时仍有电流导通,可以作出图3-51b)中粗实线表示的负载线。

3-50  耗尽型N MOS反相器电路图

aTL输出特性                   b)反相器输出特性

3-51  耗尽型N MOS反相器特性曲线

Ui为低电平时,TO管截止,工作点在A点,输出高电平VDD;当Ui为高电平时,TO管导通,工作点在C点,输出为低电平VOL。显然,这类反相器也是有比型电路,一般要求:

LL/WL4×LO/WO

这类反相器的特点是:输出高电平VOH=VDD,充分利用电源;输出低电平VOL时,工作点在C点,TL管为饱和状态,iDS与外加电压无关,呈恒流特性,所以工作速度高,它的性能优于增强型负载反相器,用途很广泛。

2N MOS逻辑门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增强型负载反相器逻辑门的电路结构和分析方法,增强型负载反相器逻辑门与其类似。

增强型负载反相器与非门如图3-52a)所示,电路中TL为负载管,T1T2是两个串联的输入管(驱动管)。只要输入AB中有一个为0电平,相应的输入管截止,由T1T2构成的串联通路断开,即输出F1电平;只有输入AB都为1时,T1T2均导通,输出F0电平。所以电路的功能是与非逻辑,即F=AB'

增强型负载反相器或非门如图3-52b)所示,电路中T1T2是两个并联的输入管。只要输入AB之中有一个为1,则相应的输入管导通,则输出为0;只有输入AB均为0时,输出F才为1。所以电路的功能是或非逻辑,即F=A+B'

增强型负载反相器与或非门如图3-52c)所示,用前面的分析方法不难得出该电路的逻辑功能是实现函数F=AB+C)′。

a)与非门           b)或非门                 c)与或非门

3-52  增强型负载反相器逻辑门

3.3.4  C MOS逻辑门

1C MOS反相器

3-53  C MOS反相器

 

如图3-53所示的C MOS反相器是由一对P MOSTLPN MOSTON构成的。P MOS管作为负载管,N MOS管作为输入管。两管的栅极连接起来作为输入端;漏极连接起来作为输出端。TLP管源极接电源VDD=5VTON管源极接地。我们假设VTN=2VVTP=2.5VUiL=0VUiH=5V。当Ui0电平时,TON截止,TLP导通。TLP管导通电阻RDL为几百欧,TON管截止电阻ROFF为兆欧量级,所以输入1电平,VOHVDD。当Ui为低电平时,TON导通而TLP截止。同上述分析一样,输出为0电平,VOL0V,实现了电路的反相功能。

在静态工作时,TLPTON不会同时导通,在制造时可以使两管导电沟道完全一致。为了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电源电压VDD应大于TLPTON管的开启电压的绝对值之和,即:

VDD|VTP|+|VTN|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C MOS反相器的特性。

1)电压传输特性。

C MOS反相器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和电流传输特性曲线如图3-54所示。

a)电压输出特性曲线           b)电流输出特性曲线

3-54  C MOS反相器特性曲线

通过分析在输入信号变化时,TLP管和TON管的工作状态,可以得出C MOS反相器的特性。

·    静态功耗很小:在稳压时,C MOS反相器是工作在第和第区,这时总是只有一个MOS管处于截止状态,电路中的电流iDS为极小的漏电流。只有在第区才会有较大的电流,因此动态功耗会增大,所以在工作频率较低时,功耗是极小的,这是C MOS管的最显著的优点。

·    抗干扰能力强:C MOS反相器的电压传输曲线的转换区(第区)非常陡峭,它的阀值电压近似为VDD的一半,所以输入低电平或输入高电平的抗干扰容限近似等于VDD的一半。而且随着VDD增大,抗干扰能力增强。

·    电源利用率高:输出高电平VOH=VDD,同时因阀值电压随VDD的变化而变化,所以VDD可以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变化,一般为318V

2)电源功耗低。

C MOS反相器的静态功耗很小,只有几十个nW,所以在考虑电源功耗时,不能忽视动态功耗,尤其是在工作频率较高的时候,动态功耗要比静态功耗大得多。前面讲到过,瞬时峰值电流发生在第Ⅲ区,也就是TLPTON管在短时间内同时饱和导通,这时产生瞬时导通功耗PT;此外,在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对负载电容CL充、放电消耗功耗PC。设瞬时电流为iT,持续时间为?t,则在一周期内的平均值为:

瞬时导通功耗为:

PT =VDDIT

反相器输出由低电平向高电平变化,CL要通过TLP管充电,CL将储能,而TLP将消耗的能量;反相器输出由高电平向低电平变化,CL通过TON管放掉的能量,即TON管有的功耗。若输入信号的工作频率为f,则有:

3)工作速度。

C MOS反相器的平均延迟时间为200ns左右,其工作速度高于N MOS逻辑门。

4)负载能力。

TLPTON管的栅极是反相器的输入端,输入阻抗很高,基本不需要前级门提供负载电流。TLPTON的导通电阻很小,因此C MOS反相器带同类门的能力比N MOS更强。除此以外,C MOS反相器的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但由于其优良特性,在计算机和自动化仪表等方面应用广泛。

2C MOS逻辑门

1C MOS与非门。

两输入的C MOS与非门如图3-55所示,可见图中每个输入端都连接到配对的N MOS管和P MOS管的栅极。其中T1T2为两个串联的N MOS管,T3T4为两个并联的P MOS管。

3-55  C MOS与非门

可见当AB两个输入信号中有一个为0时,与该端相连的N MOS管截止,P MOS管导通,输出端F1;只有当输入信号AB均为1时,N MOST1T2均导通,P MOST3T4均截止,输出F0

A=0B=0时,T1T2截止,T3T4导通,F=1

A=0B=1时,T2T4截止,T1T3导通,F=1

A=1B=0时,T1T3截止,T2T4导通,F=1

A=1B=1时,T3T4截止,T1T2导通,F=0

所以该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是与非,即:

F=AB'

当该电路的输入端增多时,与非门的串联的输入管个数增多,输出低电平增高,使它的抗干扰能力下降。图3-56是为克服这一缺点而设计的电路,其措施是在输出端加了缓冲极。

3-56  带缓冲的C MOS与非门

2C MOS或非门。

C MOS或非门的电路结构如图3-57所示,图中的T1T2N MOS驱动管,T3T4P MOS驱动管。

3-57  C MOS或非门

可见,当输入端AB中只要有一个为高电平,就会使与它相连的N沟道MOS管导通,与它相连的P沟道MOS管截止,输出为低电平;只有当AB都为低电平时,两个并联的N沟道MOS管都截止,两个串联的P沟道MOS管都导通,输出为高电平。

A=0B=0时,T1T2截止,T3T4导通,F=1

A=0B=1时,T2T4截止,T1T3导通,F=0

A=1B=0时,T1T3截止,T2T4导通,F=0

A=1B=1时,T3T4截止,T1T2导通,F=0

所以该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是或非,即:

F=A+B'

该电路的的驱动管个数增多时,不会影响输出低电平值,但是负载管个数增多会影响输出高电平值。

3C MOS传输门

如图3-58a)所示,将一对N MOS管和P MOS管并列就可以构成传输门,其逻辑符号如图3-58b)。当C端为VDDC′为0V时,两管同时导通,传输门为接通状态;反之,两管同时截止,传输门为断开状态。由于MOS结构的对称性,C MOS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可以互换,因此它是一个双向开关。它不仅能够传输数字信号,而且可以传输幅度在CC′之间任意大小的模拟电压,故传输门又叫做模拟开关。实际的模拟开关通常由传输门和非门组成,如图3-59所示,此时开关的接通与断开统一由C控制,C=0时,开关断开,输出为高阻抗;C=1时,开关接通,VO=VI。开关接通时,由于两管并联,所以参数基本一致。因此,其导通电阻RON基本保持不变,且阻值较小。

 

a)电路图                    b)逻辑符号

            3-58  C MOS传输门                          3-59  实用模拟开关

4C MOS三态门

3-60  C MOS三态门

 

3-60C MOS三态门的电路构成。其中,T1T2N MOS驱动管;T3T4P MOS负载管;G为控制非门,VDD电源。

C MOS三态门的种类很多,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反相器来控制驱动管和负载管的截止和导通,实现输出0电平、1电平和高阻3种状态。

1)当VG=0时,T1T4均导通。

VI=1时,T2导通,T3截止,VO=0

VI=0时,T3导通,T2截止,VO=1

2)当VG=1时,T1T4均截止,无论VI=1,还是V1=0,输出均为高阻状态。

C MOS三态门常用于各种三态电路中,例如三态缓冲寄存器、三态累加器、三态计数器等。